轻飘飘瞥他一眼,将人推开道:“不如何,怕是明日雁王狐媚惑主的名声又要更响亮一些。”
“那些人有一点倒也不算说错,”萧止戈自顾自地脱了靴子靠在榻上:“那小话本里不是写了么?喏喏本是狐王转世……”
安长卿原本故意绷着脸,被他一说又忍不住噗嗤笑起来,半跪起身子,伸手在他袖袋和腰间摸索:“你是不是又藏小话本了?不是叫你少看些……”
好的没学着一点,净学些乱七八糟的话。这些小话本实在是误人甚深!
“没有,不信你好好找找。”萧止戈说着便张开手臂,做一副任君搜查的坦然模样。安长卿不信邪,上上下下搜了一会儿真没找到,哼了一声道:“说不定藏在别处了,等我回宫再去找。”
萧止戈咳了一声,顺势将人揽进怀里,叫他跟自己靠得更紧些,又转移话题道:“马上要冬至了,这是我登基后第一个节庆,得与民同庆。喏喏觉得该怎么过?”
冬至又称冬节,坊间不论富贵贫贱,至冬节都要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而皇帝则要至城外祭天,百官罢朝修沐,互赠贺表。
早些年国力强盛时,冬节办得尤为盛大,各地都有庆典。至后来国力渐衰,便只有邺京等繁华之都方才能热闹一二。
萧止戈初初登基,为了安定人心,也为了与民同庆,此回冬节必定要大办。不过如何办又成了个难题。虽说战乱初定,但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还在休养生息。这冬节庆典,既要办得盛大,又不能过于奢靡,最好能叫百姓都能同乐,方才达到了目的。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随便找,能找到我藏的小话本算我输(得意
第111章
冬节原本由光禄寺Cao办, 但光禄寺卿呈上来的章程萧止戈都不甚满意,已经被打回去三次了。眼见着冬节在即,光禄寺却还未能拿出一份像样的章程来。
萧止戈被政事缠身, 还要Cao劳这等琐碎事情, 心里烦得很,干脆摆驾出宫,来安长卿这里躲清净。
“国库空虚,冬节虽然要大办, 但实在不适宜太过奢靡。银子都要花在刀刃上才好。”安长卿趴在他胸前,下巴枕着手臂道:“既然要与民同乐,那还是得办点对百姓有好处的实事。”
萧止戈也正是如此作想, 只可惜光禄寺这班人, 在邺京见惯了繁华过惯了好日子,哪里知道什么是对百姓有好处的实事。呈上来的章程不是在冬节当日万炮齐响以彰国力, 就是要九十九座画舫游运河,沿途以鼓乐庆祝,与民同乐。
全是些空有其表的法子, 劳民又伤财, 实在一点好处都没有。
“他们就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半点不知百姓疾苦。”萧止戈不悦道。
安长卿戳戳他下撇的唇角,笑起来:“咱们以身作则, 做出范例来。等过个一年半载, 他们看清楚形势,就该知道什么当为,什么不当为了。”
萧止戈勉为其难地点点头, 其实安庆帝一朝留下来的官员他没几个看得上,就是雁州官署那些老顽固也比这班人强些。只是先前已然罢黜贬谪了一些人, 若是再罢,朝堂上就当真要无人可用了。因此即便是这些官员时常办些蠢笨事惹他不快,萧止戈也只能忍着。
“喏喏觉得我们要怎么以身作则?”
安长卿略一沉yin,问了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今岁雁州的甘薯应当收获了不少吧?”
雁州从前年开始推广甘薯种植,今年雁州大部分郡县都已经种上了甘薯,四五月间齐巍写信来,还曾说过甘薯种植形势大好。算下来到这个时候,应当都已经丰收了。
萧止戈“嗯”了一声。谢陵回京后便跟他详细汇报过雁州情形:“今年雁州百姓当可过个丰收年,不愁饱腹问题。还听说因甘薯产量太高,不少百姓自家吃不完,便结伴将这些甘薯运到了相邻州郡去贩卖,因价格便宜又能饱腹,倒是反响不错,连雁州军中都又收了一批甘薯做粮草。”
安长卿道:“甘薯在雁州都能长得如此好,若是再往南推广种植,想来日后,百姓饱腹问题应当能解决。我觉得冬节兴许是个推广甘薯种植的好时机。”
甘薯生熟皆可食,易种植耐贫瘠,产量又高,更难能可贵的是,味道并不差。若是在整个大邺推广开来,日后百姓当不必为果腹问题发愁。大邺百姓如今之所以生活困苦,大部分便是因为现下的粮食产量低,再交上高额赋税之后,剩下的粮食连生计都成问题。和平年代尚有不少饥民,若是遇上天灾人祸,说是饿殍千里亦不夸张。
萧止戈立即明白了他想法,目光鼓励地看着他,听他继续往下说。
“我们大可以从雁州买来大批甘薯,在冬节时在宫中办甘薯宴,还可以在各州郡开办善堂,善堂就以甘薯为主食,熬粥,煮食等等皆可。善堂中最好再专门安排人讲解甘薯种植的好处,等来年时还可备一些种薯发往各州郡,叫各地百姓们尝试种植……如此既可以扬陛下美名,亦可以让那些吃不上饭的贫民好好过个节,也是达成了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