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笑道,“能一日请到贞观一朝的两位名相在此小坐,盈盈实在荣幸。”
盈盈为魏征、玄龄奉上茶,“两位先生请”。盈盈的温婉大气,早已感染了两人的情绪。
魏征停了半晌,终于开口道,“姑娘有什么问题,便问罢”。
玄龄打趣道,“这就对了嘛,魏兄,你就是应该这样,多多放松些,劳逸结合嘛”。
盈盈问道,“陛下昨日赋《幸武功庆善宫》一诗,传旨太常寺和宜咏坊以此为题做歌舞大曲,以备日后节庆宴饮所用。盈盈左思右想不得其法,还想请两位大人指教一二。”
魏征已经猜到八九不离十,见盈盈果然问道这个,便徐徐说道,“陛下曾言,‘朕虽以武功兴,终以文德绥海’,可见陛下偃武修文之政略。恕我直言,姑娘所献《破阵乐》虽庆陛下功成,气势恢宏,才华横溢,我虽叹服但却不喜。只因此舞仍是刀兵相见,还反复上演破阵情节,岂不是教人如何武战?所以,此曲若要发扬光大,还需在曲之雅颂,舞之德化的层面再行修改,使其远离战术,而成为国家的Jing神。陛下亦知此道,所以才令姑娘再制文舞,方可行先儒相传之王道。这一点,姑娘务必要牢记。”
盈盈听了,点了点头,“魏右丞所言极是,盈盈很是受教。《庆善乐》一定注意为文舞”。
“所以,国家以揖让得天下,则先奏文舞。若以征伐得天下,则先奏武舞。我贞观一朝若武舞为《破阵乐》,文舞为《庆善乐》,两者兼顾,择日择时上演,便可以持久”。盈盈笑道,“右丞之言,令盈盈受益匪浅,此茶便敬右丞。”
玄龄则接过话来,说道,“依我之见,《庆善乐》既为燕乐,则不妨多杂清商与胡乐,更显得风格灵动,以乐怡人。贞观二年,祖孝孙奉旨订制大唐雅乐,酙酌南北,考以古音,便多涉胡戎之伎。此外,陛下最重视燕乐作为音律之妙用,是否令人愉悦,是否技艺Jing湛,是否适合宴会之中调动气氛,这是最根本的。但风格上却允许变风变雅,不拘于一格,这是乐人才华出众、崭露头角的大好机会啊。”
盈盈点了点头,此番畅论她也的确收获不少。玄龄又说道,“姑娘可读过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其中便强调‘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这便是大大的承认了乐舞作为乐舞的高妙之处,而并非仅仅为教化人心而作。陛下如此宽厚、怀柔,盈盈,这才能给了你们这么多机会啊。”盈盈听了,笑道,“盈盈知道,多谢先生提点。”
第132章 庆善
盈盈想着这几日发生的事,见到的人,便花几日的时间创作《功成庆善乐》。盈盈向吕才讲述着自己的创作灵感。根据陛下的诗作,《功成庆善乐》分为渭水、在兹、八荒、怀柔、秋声、赋诗六个部分。
“渭水”表现年少生活场景,作连绵起伏的回忆。“在兹”体现为功成大业所进行的各项准备,习武骑射,文韬武略,多用琴笛反复铺陈,又用琵琶弦音作豪情壮志。再辅之以胡乐,表现出那种伺机而动的灵动,和把握机会的敏锐直觉。
“八荒”则表现陛下挥师出征并吞八荒,席卷天下的征战与功劳,多用金鼓横吹,与《破阵乐》一脉相承,但只用反复来往、回旋交互几种阵法。“怀柔”则多用戎狄之乐器,衔接上用琵琶、洞箫、筚篥、羯鼓相互衬托,体现四海一统的胸襟。
秋声”意在将成熟而繁荣的气象呈现出来,陇头流水,遥相呼应,雄浑与丰腴。“赋诗”既为诗赋的场景,也为乡宴,也为功颂,多用清商,意味“功成”。
吕才听了这一番解读,又闭目深思,再听一遍曲目,说道,“盈盈,此曲很好,一气呵成,看来我已经无法做你的先生了。”
盈盈虽已将曲子做好并打磨几遍,但却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听吕才一说,方才宽下心来,“瞧先生说的,盈盈日日跟着先生学习,有些年头了,也总得有长进才是。”
吕才只改动几处很小的地方,一是多胡乐与清商之融合。虽燕乐之中多用胡乐,但若不能音律流畅,Jing致连贯便会显得有些生疏。胡乐部分既为“怀柔”,在排曲上就更要细致,才能凸显出来。二是认为赋诗一章还是应作“功成”,以示庆典,且庆功的方式要附和那日谈及的优美、轻松与愉悦。三是所用乐器的选择他也调整了一下,在叙述之处强化清商之乐,在衔接之处突出胡乐,又在需韵律平衡之处调节两者令其尽数释放欢愉之情,以符合世民所需要的那种唯美又不乏气势与格局的国之燕乐。
盈盈点头称是。吕才问道,“盈盈,你知道你哪里写得最好么?”
盈盈很是好奇,问道“是哪里?”
吕才款款而谈,“是‘在兹’一段。所以,虽然有几处想要改动的,我都不忍心下笔。”
“是吗……为什么?”
“因为这曲中有你”
“哦?我还记得写作《破阵乐》时,先生执意让我忘记自己,如今为什么却认为有我之处写得最好呢?”
吕才望着她,“这是不同的。《破阵乐》时的你,只是一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