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名气,与《自然》的发行也是大有关系的。身为理学派的中坚人物之一,凤凰书院格物学院的掌院拿到卫希颜撒手不管的章程后,一时愁一时笑的:愁的是又要忙活了,经费、人手、场地都是令人头痛的事;喜的是有了《自然》再有《探索》,格物致知如插双翼啊。
在卫希颜往云南前,《探索》也还没有启刊。她给了章程便不再管后面的筹办,成立探索者公会那还是比较远的事,不用现在考虑。此次她到云南,当然不是为了滇池的樱花节,巡视边地驻军也是个幌子,真正目的是会见亭中这一僧一道。
☆、信仰之谋(一)
陈如瑛到得滇池时,赤霞亭内的会谈已经到了尾声。
卫希颜在亭中见了她。
陈如瑛单膝叩地,合手揖拜下去,“学生拜见老师!”声音里流露出几分欢喜激动。
卫希颜清淡疏离的眸光略微柔和,“起来吧。”让她起身后目光微一打量,见她长身玉立,英姿秀拔,眉间一派凌然气象,心中很是满意,唇角勾起一分笑意,“不错。”便向座中三人介绍,“某之学生陈如瑛,表字英华,才从安南路武安军都指挥使任上卸职,继任善巨郡国防军驻军统制官——今后与法师、真人多有交道之处。”跟着又为陈如瑛介绍这三位,“这是昆明府大慈寺住持明照上师,苍山玉局观住持清虚真人,理国公段节度。”
陈如瑛合手一拱,向明照上师、清虚真人行了个平礼,右手握拳抬臂至胸口,向段正严行了个军礼。
三人均起身含笑回礼。
一僧一道在稽首行礼时均暗中打量这位新上任的善巨郡兵马统制官,心中各有忖度。
善巨郡是云南路与吐蕃边境二府一郡中的那一郡,与吐蕃的边境线最长,是云南路北部最重要的军镇,大宋朝廷在此郡驻扎了一个国防整编师,五千马步军,指挥官即善巨郡兵马统制。如今大慈寺的僧侣和玉局观的道士已经开始在吐蕃传教,虽然明面上与朝廷无涉,但暗地里少不得与边境军镇有交道,边境军镇的兵马统制官得不得力,关系到大宋僧道在蕃地传教的人身安全,尤其善巨郡的兵马统制更为重要。
明照、清虚二人暗底松了口气,这位陈统制英姿秀拔,气度凌然,虽然还未正式交道,但显见绝非俗辈,何况,有着卫国师学生这个背景已经让人放心了。
陈如瑛也在忖量,老师让她见这亭中三人,应该是与她的新职有关,姑且不论这两位高僧高道,这位理国公段节度恐怕也不仅仅只是有个爵位和节度使虚衔的荣养人物,不知暗地里的身份是什么。
见礼之后,段正严便送明照、清虚二人离去。
陈如瑛随在卫希颜身后,行至樱林,便有七八名青衣便服的国师府侍卫悄无声息从林中涌现出来,护随在二人身后,往北面林外的滇池行去。
须臾出林,早有侍卫泊画舫候于僻静岸边。
众人踏板登舫,荡舟于滇池之上。
师生二人坐在敞轩舫中,一边赏景,一边叙谈。
卫希颜给了陈如瑛一本册子,上面是军情司收集汇总的吐蕃“国情”,包括吐蕃王朝建立的历史,王朝崩溃后诸部割据的形势,各部势力地盘,首领,兵力,人口,地理状况等等,十分详细,陈如瑛目测比得上一部《步军Cao典》的厚度了。
她按卫希颜的吩咐,先看“宗教篇”。
“宗教”是卫希颜的提法,当前只在两府三省内部使用,而“宗教信仰”也成为两府需要关注的一个事项。
陈如瑛手指翻动,快速而又认真地阅读,间中听卫希颜解说。
吐蕃很早就有本地宗教,称为“本教”。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佛教从大唐传入。随着吐蕃国势鼎盛,佛教在吐蕃也日渐兴旺,信众越来越多。佛本相争激烈。本教在吐蕃时日已久,其势力盘根错节,佛教虽然兴旺却是新兴,难有本教的人脉与势力,但原始的本教在教义与宗教仪轨等方面明显抵不过教义缜密完备的佛教。佛本双方,各有优劣,谁都不甘心坐以待毙。而在宗教信仰斗争的背后,还隐藏着政治上的斗争——崇信本教的权贵属于传统豪族,而崇信佛教的权贵则是新兴的豪族,双方以宗教为器,争夺权利。
在吐蕃国势鼎盛时期,信仰佛教的新兴豪族占据了上风,佛教被尊为吐蕃国教,本教建在各地的庙宇被拆除,大量信徒被杀害,许多传统贵族不得不改姓佛教,本教衰落到谷底。然而本教毕竟在吐蕃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其势力根深蒂固,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消除,他们换了一个方式静伏下来等待反击的时机。在朗达玛为吐蕃王后,他们等来了这个时机。对佛教忌惮的朗达玛下令禁止佛教,杀害僧人首领,强迫僧人还俗,关闭佛寺,毁坏佛像佛经,这场“灭佛”使佛教跌落下去。
而朗达玛“灭佛”的根由不是为了本教,“兴本”只是浮于表面的原因,其根源是佛教势力已经威胁到了王室的统治——佛寺多使免税土地多,王室赋税的流失益发严重;僧人参政,形成了佛教僧侣贵族集团,与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激化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