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官民之中都极具声望。
而在郭孝友上任经略副使不久后,建炎七年十月,卫希颜灭金归国,并于建炎八年三月启动她早就筹谋于心的“广西战略”,其中一大计划就是在广西修路。
但这个计划遭到了郭孝友的抵制。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1、现在的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这些省名,其名便是始自宋朝的广南西路、广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的简称。还有河北东西路、福建路。陕西的名称也是已经有了的。浙江省大概是得名于两浙路和钱塘江。甘肃省应该是得名于甘州(甘肃张掖市)和肃州(甘肃酒泉)。
2、桂林:秦始皇统一岭南后,“置桂林、南海、象郡岁”,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三国时期吴国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在今之桂林),隋唐时置岭南桂州总管府,北宋时为桂州,历史上南宋将之升为静江府。
☆、南疆经略
广西的交通在建炎朝诸路中是最差的。
整个广西路,只有三条对外交通的主道:其一是北路,从桂林的桂水(漓江)北上入湖南湘水,再北上可达长江,而至东京,溯长江往西而行,可至西川,顺长江东流而下,可达杭州——北宋时广西与东京朝廷来往就是走此道,水陆兼有;其二是东路,从桂林出发,经湖南至江西,再至杭州——朝廷南渡后,成为广西与临安朝廷来往的主道;其三是南路,从桂水南下至梧州,再顺西江至广州,是一条全程水道,与广东来往相对便利。
从对内交通来看,广西各州县也有道路相连接,但因广西人口较少,土地开拓较小,有很多地方都是原始地貌,山林茂密,沟壑纵横,瘴气缭绕,还有一些地方是曲径羊肠,单人驿马通行都要放缓速度,更别说大部队行军了。
当然,即使这样差的道路真正行军起来也是可以克服的,当初打金国时那么艰难的山地雪路都能推拉着炮车通过,还要躲避金军的海东青侦察和金人的巡逻骑兵队,如今换成是在自家地盘上行军,还能难得过那时?
但是,路还是要修的:夫战之庙算,就是要尽量减少自己的不利,增加自己的有利。
而且,也不仅仅是为了行军打仗、运输军械粮袜的便利,更是为了广西路的开发——一个地方要富,没有便利的交通是不可能的。
就以广西目前对外交通的三条水陆主道来讲,并不都是方便快捷的。其中北路水道迂回、行船时间长、速度慢,以前商人从桂林出发到成都需要半年时间,后来因为南廷造船业的发达,新型快船能使航程时间缩减到三个多月,但是快船造价高,而且车轮浆船还要使用更多的人工,并非所有的江河船商都有财力置得起,而广西的船商实力更要降一降。再说东路的陆道,比水道近捷,但一些地方路况差,多有山路崎岖,包括经由湖南和江西的部分官道在内,车马行进艰难,驿卒尚能快去,商货队伍就要折腾了。相对而言,也就桂林到广州的南路水道比较便捷,但是也有险难的水段。而且,广西这么大的路,不能只靠广东。就算是与广东物贸便利,也只限南桂水流域的桂东三州,远远带动不了整个广西。
而在卫希颜的战略构想中,建炎朝的版图还会再往南、往西扩展,如果通往广西的道路都不便利,那么以后通往更南、更西的地域又怎么方便去统治?到时很可能就像北宋朝廷对广西的统治一样,鞭长莫及,连一个小小的侬智高叛乱都能搅得大宋朝手忙脚乱。
但广西对外交通的官道不需要卫希颜多作考虑,因为工部已经在整治——从建炎六年工部先后完成对两浙路和江南东路的官道整治后,又开始了对江南西路的整治,七年初又开始了对荆湖南路的官道整治,现今仍在持续中。
故而,卫希颜的修路提案针对的是广西内部的交通。
在她的提案中,是整治三条已有的官道:一条是从邕州城至矩州特磨道(云南广南县)的买马道;二是从邕州城至太平寨、永平寨的官道;三是从钦州湾至邕州城的官道。
第一条道是朝廷与大理往来的官道,第二条道是从邕州通往交趾的官道,第三条道的北段——从钦州城到邕州城的官道——是以前就有的,而南段则是建炎六年修建的,当时在钦州湾建了钦州港,驻入一个小分舰队,便有广西的商人出海贸易,又有南洋商人经由钦州港进入钦州贸易,于是钦州守臣便请准经略司修筑了从钦州港到钦州城的官道。
卫希颜的这个修路案一提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三条官道的整治是针对大理和交趾。
朝堂上的宰执们能看出来,广西的郭孝友没和卫希颜打过交道,却也看出了她的企图。
——打了南洋,灭了金国,这是是要兵指交趾和大理了吗?
毋庸置疑,郭孝友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官,但他与大宋许多士大夫一样,不喜欢妄启边衅,更不赞成攻打他国。当然攻打金国是雪仇、迎回皇帝,那不一样。但像宋军在南洋攻打三佛齐和天竺的蕃邦国,郭孝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