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明,就当我蒙混过关呗,嘿嘿,最后这句超级喜欢,是苏轼的,反正我这个半吊子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上下五千年,哪儿哪儿都一锅乱炖了哈
第一二一章 不以为苦
在他失去那个悄悄而来匆匆而去的孩子的时候,他以为,终其这一生,他都无法原谅这彻底颠覆了他命数的男人,甚至有那么一瞬,他以为他会怨恨他一生,至死都无法消码。
身为君臣,他们本不该走至这一步,可那人却执意而为,让他们纠缠在这背德的情感泥沼中无法自拔。
越是跟这人纠缠,越是心惊。
身居边陲远离朝堂,那些口耳相传的传闻历经遥远的路途自是有些失真,可是无论传闻如何,皇帝大婚数年至今,后宫妃嫔无一诞下皇嗣是事实。
玄氏一脉虽不像云家这般子嗣艰难、凋敝,可确也是不丰。
太袓嫡亲之子为成帝一人,成帝专情,倾其一生唯宠爱皇贵妃一人。进宫一年就拔得头筹孕育皇嗣的专宠几乎为她带来灭顶之灾,产下皇长女时差点命丧黄泉,捡回一条命却伤了身子,此后十年间,帝妃费尽心力终是无法受孕,为平衡朝局,也为帝脉传承,成帝仅给了中宫皇后一子。皇后产下嫡子的次年,立太子后,皇贵妃突然受孕,产下一子,终其一生,成帝仅得二子。
成帝驾崩,太子继位,乃景帝,景帝身弱,克勤克勉于朝政之事,对后妃不甚亲近,皇后产下嫡子后更甚,后有妃有孕,产下的皇子尚不足月便夭折,直至景帝崩,存留子嗣也仅太子一人,也因此,为长达两朝的外戚专权埋下了祸根。
文帝也就是先帝,年少继位,朝中大权被外家所握,太后一力偏袒外家,致使文帝大权旁落,母子反目,抗争多年,赔上两个儿子才堪堪收权,为此,文帝对后宫也向来冷淡。太子薨逝,齐王智残,再加之外忧内患的朝廷,文帝几欲心力交瘁。本想借助平外患暂稳人心,可云王却在那惨烈的一战中突然战死,终是压垮了他最后的心力,年仅三十有六的文帝尚未为自己的太子治下一个四海清平的大胤便撒手人寰,将已然残破的王朝留给了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又一次留下了他继位时的隐患。
那时他年幼,被突然送离京城时的记忆很是模糊了,可是他却记得,德叔常常站在城墙上远眺来时的方向,感慨万分的叹,这先帝所经之事又要重演了。
等后来他懂得这话所述之意时,一切都已然斗转星移尘埃落定了。
历史终究没有重演,这人终究也不是先帝。
只是这般想来,这人不睦后宫,倒是有迹可循,只是为何他会钟情于他这一介男子,他终是不解。
后宫妃嫔无一诞下皇嗣,如若之前他隐隐猜测是因他所致,那么在他小产之后,他已然可以肯定!这人一早就存了无子无嗣的打算!
他甚至隐隐有种预感,如若他无法顺利为他诞下子嗣,只怕他会成为这大胤第一位无子的帝王!
那身为太袓唯一嫡系血脉的皇室辛密,想必他也是知晓无疑。齐王智残,子嗣只怕艰难,身为帝王的他,成了玄氏真正意义上的唯一血脉,如若无子,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便是想想,他都忍不住心惊胆战,可这人却早已做下了决定……
倾天下江山,只为他这一介男子,他何德何能?
玄湛垂目,见那人儿仰首怔怔相望,欣喜缱绻的笑意霎时漫至唇畔,虽不知他为何这般怔然相望,但这一向避着他的人儿却是难得这般,他自是心喜。
虽不愿惊扰这难得的片刻温馨,但看着他这难得的呆怔模样,玄湛还是忍不住垂首在他额间亲了亲,“怎么了?”
额上的温热,让云恸一阵轻颤,鬼使神差的,第一次他下意识的反应不是推开闪避他,而是闭上眼,任由那携着熟悉冷香的温热怀抱与气息将他缠裹其中。
见他不答,以为又是这亲近让他排斥,玄湛无奈的笑了笑,将两人同手相握的狼毫小笔抽出搁置笔搁之上,“这书破损得厉害,整理起来颇费工夫,本想整理好了再给你,不过既然你瞧见了,留在我这里你怕是日日惦记,我让福全将这一应物什给你搬回太极殿。”
生于云家,长于行伍,血脉传承加之多年历练,领军打仗排兵布阵已若本能天生。
十几载烽火连天的岁月,没有那些风花雪月养出来的士族子弟的软糯,他长得这般让他骄傲,又这般让他心疼。
“这些日子就当拿来打发打发时间,过些日子便是秋祢,去岁事务繁多免了猎宫之行,今年猎场里的猎物养得甚好,到时恸儿好好驰聘一番松松筋骨。”
这些日子,朝务繁多,他脱不开身,只得将他也拘在太极殿,只怕是有些恹了,但这人儿什么都闷在心里不愿多说。知晓他厌恶这样拘着手脚的日子,可他身为帝王,此生都注定要困在这世上最Jing致繁华的重重深宫,只能迫着他一起困守了。
“今儿是中秋,往年让人送往西北大营的月饼都是咸甜各半,路途遥远也没瞧着你吃,也不知你喜欢哪样?今年我早早让御膳房备下了些,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