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陕西布政使司,咸阳县。这里位于泾水北岸,往南数十里外,就是西安府治,同时也是陕西省会——长安县。这里河流交错,平原广阔,是关中地区的菁华所在,一千年前,泾渭平原是全天下最肥沃的农业生产区。但现在,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的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以及水利设施逐渐荒废,关中地区已然不复汉唐荣华。但在贫瘠苦寒的西北地区,关中,依旧是那颗难以忽视的明珠。而现在,咸阳县城外,却涌动起阵阵烟尘,上万马蹄轰隆作响,绕行其外。孟乔芳收缩关中后,将主要兵力排布在金锁关到黄河一线的北方防线抵挡姜镶,和华Yin、潼关一带,防范可能西窜的山西抗清义军。但失去了陕北高原作为天然屏障后,想要防住漫长的边界线,实在是太困难了。王辅臣两千Jing锐骑兵,一人双马,只带几日干粮,自真宁沿泾水南下奔袭三日,终于抵达泾阳城下。由于姜镶和山西义军的威胁都来自外围,关中腹地的城池从来没想过对方大军能杀到这里,恍然无措,王辅臣先是带人假装清军,突入城内后夺下城门,不到两个时辰,就拿下了泾阳。虽然干净利落,但这肯定也就暴露了自己的存在。王辅臣知道,必须在清军完全反应过来之前,进一步扩大战果,只休整一夜,随后又往南奔袭咸阳。咸阳距离长安县不过一河之隔,这顿时就引起了驻守西安的清军恐慌,毕竟关中几乎所有军事力量都被孟乔芳抽调走了,现在腹地城池只有少量兵丁维持治安而已。面对突然不知从哪杀来的骑兵,由于明军一人双马,烟尘滔天,城池上清兵也看不清楚,只觉得无边无际,怕是有近万之数。长安县城门四闭,严令进出,咸阳则更加干脆,知县带头献城投降。随着明清战争的逐步发展和流转,人们的心思也在不断转换。如果是当初在肇庆时,这种知县带头献城的事情恐怕很难发生,因为那时候清军横扫关内,无所匹敌,只要是明眼人,都不愿意和明廷一起陪葬。但现在不同了,眼看明廷再差也是个东晋、南宋的格局,投降说不得也是一条出路,何必死磕呢?何况明军都能打到这长安、咸阳腹地来了,南宋能吗?形势比人强。面临突如其来的兵锋,各地府县要么坚守不出,要么开城投降,王辅臣也不耽搁,只是取了补给以后,也不再渡河去找长安县的麻烦,而是将投降的城池交给当地有抗清意向的士绅,而后掉头向东。王辅臣独自行动的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Jing彩!明军骑兵在主将带领下,分为小队猛突,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击溃了清军骑兵,王辅臣还让人追逐溃败骑兵,让他们冲击清军步卒阵列,带对方显现混乱后,又将骑兵分作两翼,先以骑射、火铳,进一步扰乱,待对方混乱渐起。而后拔刀从薄弱处猛力突进,大溃其部。一个半时辰,六千步骑便在距离金锁关前线十几里的地方,在众目睽睽之下,轰然溃败。这变成了压倒士气的最后稻草。
其实究其根本,此战除了王辅臣出人悍勇以外,也并不意外。孟乔芳看似四万大军,实际其中有真正训练经验的只有不到两万绿营。而更多的两万多人,干脆就是临时征募的屯田农夫而已。这些农夫的田地都在关中腹地,如今明军骑兵从关中方向而来,说明那些地方很大可能已经易手,本就心中焦急,士气如何能高?再加上王辅臣所部两千骑,都是大同骑兵最后的Jing华,就算比八旗不足,打绿营和临时应征的农夫还是绰绰有余的。孟乔芳知道,自己恐怕已经坚持不住了。他倒是也设想过这个情况,毕竟自己看似是四万大军对付姜镶两万余人,但姜镶手下都是边军Jing锐,而自己手里要么是农兵,要么是未经战阵的绿营。当初陕甘的Jing锐绿营,大部分都被抽调到襄樊前线和四川去了。事已至此,孟乔芳也很冷静。先是让人屯兵白水、蒲城,准备将剩下的人马从潼关撤出,而后命人想办法赶紧通知汉中的豪格,让他不要北上,马上撤回河南,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既然败局已无法挽回,就应当尽量减少损失,保存仅有的Jing锐兵马。不得不说,清廷汉臣当中,不乏文武双全之辈,比如洪承畴,比如孟乔芳。眼见局势迅速转变,孟乔芳没有选择像吴三桂那样歇斯底里地赌上一切,而是非常理智为清廷考虑得失,川陕败局竟然无法挽回,就应当尽量保全军事实力,最起码豪格的正蓝旗不能全军覆没。已经没了一个上三旗了,在没一个“前上三旗”,那对满清的实力削弱太大了。孟乔芳迅速抛弃金锁关防线和关中腹地,只带着不到两万绿营,先是坚守白水、蒲城,而后退往洛水,不断牵制吸引姜镶追击。足足和对方牵扯六七日后,这才顺洛水南下,从潼关撤离到河南。姜镶所部也没法追击,因为他们没粮了,突破金锁关后的 教育普及“号外,号外,川陕光复!”“吴三桂身死,川陕光复!”南京街头,报童扬起手中最新刊印的报纸,口中大声叫卖。街旁酒肆茶馆里,不少人都会叫住,买一份看看。如今的南京士民,已经习惯报纸这新鲜玩意的存在了,尤其是皇室和翰林院主办的《启民报》,朝廷和内阁通过的最新法令,都会在上面告知。故而很多商贾、士人都非常关注,对于士子而言,现在大明的取士制度变革很大,不是只有科举进士一条出路,哪里又招官吏人手,都是机会。比如之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