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生率部来遵义的时候,几位巨人都在作开会的准备,没有来迎接他;而这回李剑生离开的时候,几位巨人却都来送他,而且硬是送到遵义城门外。这一回,李剑生所部的骑兵部队可是让大伙开了眼界。要知道,眼下李剑生亲率过来的部队,包括邵前进的骑兵团2000骑,以及警卫团中的一个骑兵营,计500人,两者共计2500骑兵。这种气势,那可是头一次出现在几位巨人的眼中,倒把他们看得一呆。因为大伙都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多的骑兵!邵前进还真有两把刷子,这才多久?可他带出来的骑兵是模是样。这会儿一见一群人送得军团长过来,心头便有些激动。而且,那送军团长的人有几个他可是认得的,一个是同志,一个是恩来同志,一个是总司令嘛,都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要知道,他邵前进在中央苏区时,那多少也是个团长啊!眼下一见军团长向几位首长敬礼,当下一声喝令,整整2500名骑兵一齐向几位首长敬礼,那种气势,绝非普通步兵可以相比,一时间让几位首长看得目驰神摇!李剑生敬礼完毕,一挥手,飞身上马,带兵离去。他不知道,就在他转身离去的那一会,几位伟人都谈开了。朱老总首先说话:“老毛啊,这可是真正的骑兵啊!我琢磨着,怕有一个团罢!”周伟人笑着接了话来:“这小李子老是创造奇迹。咱们红军第一支工兵部队、第一个炮兵师、第一个狙击营、第一个武器研究所,都是出自于他的手中,眼下,咱们红军的第一支骑兵部队又是出自于他们的部队,了不得啊!”两个人的一番话,让老毛也很是高兴,看了周围的几个一眼,道:“这李剑生啊,带兵有一套,我看啊,这骑兵以后八成为扩展为一个师!”想了想,又道:“或者,不止是师啊!”李剑生不知道,几位伟人为了他的骑兵可是讨论了半天,最后确认了李剑生“会带兵”的结论。而后来的事实是,毛伟人的猜测没有错,因为李剑生所部随后进入了四川,收了很多川马,随后进入甘肃、宁夏,前锋直达新疆边界,收购了大量的青马、宁马和疆马,又缴获了敌人的大量马匹,成立了红军的第一个骑兵师,而且是加强型的。再后来,李剑生所部改编为北方野战军时,因为有大量蒙古马的加盟,成立了第一个骑兵军!当然,这也是后话,暂且不多表。却说李剑生率部离开遵义,经板桥、桐梓,直往贵川交界地而来,因为电台信息的联络,很快赶到后世是直辖市、现在仍属四川所辖的重庆边界,最终在新站赶上了主力部队。按事先伟人的部署,他的红七军团将经松坎、赶水,进入四川,以吸引敌人力量,让中央其他所部红军经习水、赤水、含江方向进入四川。李剑生不知道伟人会不会在这个时代再创造一次四渡赤水的战例,只是坚持率领部队前进。他私下里曾与主席交流过,由他们部队轻取重庆,一旦占领,必将引起敌人的震动,然后中央主力一部迅速巧战成都。如此一来,红军在四川便所向无敌了,既可以得到很大的休整,也可以得到极大的补充!如此,进可驻川渝、进可攻甘陕,反正能够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在这里,伟人亲待李剑生,从这一刻起,红七军团将不再担当后卫的任务,而要肩负起铁翼前锋的重任,原来后卫的工作,由红八军团负责。李剑生那是坚定地表示,坚决完成首长交给的任务。眼下,李剑生便是一边率部大踏步前进,一边阅读中央通过电台发过来的电报,却是遵义会议上通过的那份《决议》。《决议》与历史上的并无不同:《决议》的内容否定了博古的报告,认为基本上是错误的。《决议》列举大量事实,说明红军在主观上、客观上均具备粉碎第五次“围剿”的条件,明确指出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在敌人采用“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的战略战术”的情况下,我们的战略战术应该是决战防御(即攻势防御),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在运动中有把握地去消灭敌人的一部或大部,以各个击破敌人,以粉碎敌人。然而。我们却以专守防御代替了决战防御,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了运动战,并以所谓‘短促突击’的战术原则来支持这种单纯防御的战略路线”。以分散兵力的作战方针代替集中兵力的作战方针,违背了我军战略上持久,战术上速决的基本原则。放弃诱敌深入的方针,而搞“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造成严重损失,使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根据地。就这个事情,李剑生读历史研究生时就作过推演,得出的结论也是这般,因此眼下一读,很是赞同这个观点。至于《决议》指出的政治上问题,即“左”倾机会主义者提出“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没有利用敌人内部的第一矛盾冲突、拒绝援助福建事变、丧失了打破“围剿”的良机一事,李剑生心底也有认同。要知道,蒋某人前四次围剿红军,每每失败,那可是既有外因也有内因的!而第四次反围剿先前失利、后来成功,就因为有福建事变的因素在影响蒋某人。如果第五次围剿发动时,这个事变处理得好,李剑生相信,绝对有助于粉碎第五次围剿的!
至于《决议》指出的在战略转变和实行突围问题上出现的情况,李剑生更是深有感触!《决议》说,在战略转变和实行突围时,“左”倾机会主义者同样犯了原则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