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尽锋左右看了看,问道:“小久呢?”
卫君行说:“我让他下楼买酱油去了——你们这日子怎么过的?天天叫外卖?我记得上个月我就提醒过你一次买酱油,今天一看,瓶子还是空的!”
卫尽锋笑笑,道:“也没有经常吃外卖。做饭麻烦,我们平时都是在学校吃好了回来的。”
卫君行斜了他一眼,显然是不信他这话,不过也没跟他追究到底。
等到卫尽久提着酱油袋子回来,卫君行已经做完了最后一道菜,饭也已经盛好端到了桌上。
卫尽久把酱油收到厨房柜子里,洗了洗手,回来和他们一起在桌边坐下吃饭。
卫君行难得清闲,心情大好,一边吃饭,一边讲述自己在海市的见闻:“最近海市不是有家糕团店在网上很火吗?说是什么还原古法传统工艺。我过去看了看,还挺有意思的。”他给卫尽锋夹了一筷子菜,说:“我买了几盒点心,放冰箱里了,保质期不长,你和小久尽快吃。”
卫尽锋答应一声,往嘴里扒了一大口饭,问道:“这次去海市顺利吗?”
卫君行说:“算是有进展吧,主要还是黄章那边阻力比较大。”
依照上面的意思,卫君行政绩优异,趁着一年后换届的机会,是很有希望往中央调动的。不过候选和真正当选,中间还存在变数。卫君行想要争取这个机会,就不得不在任期内多取得一些亮眼的成绩。这半年来他一直在和海市方面沟通,希望能够实现两省民生政策的全面互通,方便民众异地医疗就业。如果这项政策能够成功推行,当然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不过于政府里的某些人而言,却又未必了。
要变革,少不了就要动摇到一些人的利益。卫君行廉洁奉公,什么都不怕,可有人怕。
黄章作为海市的三号人物,从卫君行将这件事提上议程的那天起,就一直持反对意见,百般阻挠。
卫尽锋对黄章全无好感,听闻此言,当即冷嘲一声:“黄老爷子人都走了,他还有胆子继续在海市这么上蹿下跳?”
卫君行淡淡一笑,道:“你看到的是他上蹿下跳,你看不到的,他日子也未必有多好过。否则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老婆孩子都不敢接到海市去?有人盯着他,他也是硬着头皮在前面替人卖命。”
然后他用筷子敲了敲碗沿,不打算再将这个话题延展下去:“行了,吃饭的时候别说这些事情。”
晚饭过后,卫君行坐在客厅看新闻,卫尽锋收拾碗筷送去厨房水池里洗。
卫尽久也跟了过去,压低声音问卫尽锋:“你们刚才在饭桌上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黄章是谁?”
卫尽锋并不避讳,悉数向卫尽久解释了其中缘由。原来卫君行作为新人刚刚踏足政界的时候,跟过一位姓黄的老领导。这位黄老爷子为官从政了大半辈子,已经混成人Jing,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所以事要做,钱也搂,两边全不耽误,倒是很难定义他究竟是个好官还是恶官。卫君行当时作为一名小科员,跟在黄老爷子身边长了无数见识和本领,如果没有黄老爷子栽培,是绝对不可能走到如今这一步的。
虽然在一些事上,卫君行对黄老爷子的做法颇有异议,但赏识提携之恩却是事实。当年那场动荡,黄老爷子落了马,黄家的长子黄章首当其冲,也被停职带走调查。如果不是卫君行被迫顶罪,恐怕去那穷山恶水之地的人就是黄章了。
那场风波过去之后,黄章平安无事的被调去了海市,而卫君行则是苦熬了五年,才重见出头之日。
黄家对卫君行有大恩,也有大仇。卫君行宽宏大量,恩仇相抵,可以不和黄家人计较,但卫尽锋没有那么好的气量,看待黄家老少,向来是只有鄙视二字而已。
卫尽锋一边洗碗,一边又说:“黄章还有个弟弟留在榕市,现在在财政局,也不是什么好鸟。”
卫尽久对这些听得一知半解,这时也发表不出什么高明见解,只好点点头,以表对卫尽锋的无条件赞同。
卫尽锋看他这副傻乎乎的样子,笑着摇了摇头,道:“算了,我不跟你说这些了,反正你也听不懂。你去外面把车厘子拿过来,我洗一洗,你拿出去和爸爸一起吃。”
卫尽久听闻此言,转身出去,果然是乖乖的把那一袋子车厘子提到了厨房里。
车厘子是卫尽锋一颗一颗挑出来的,个个饱满,红得发黑。卫尽久找来一个篮子,把卫尽锋洗干净的车厘子装进去,抖掉多余的水,然后拿了一颗递到卫尽锋嘴边。
卫尽锋张嘴吃了,又对卫尽久说:“你去跟爸爸说,我们劳动节要出去玩。”
卫尽久愣了一下,道:“你还没跟叔叔说吗?”
卫尽锋压低声音:“五一回来学校要考试,我去跟他说,他多半要不准我出去的,所以你去跟他说,知不知道?”
卫尽久有点紧张:“我去说……他就能同意了吗?”
卫尽锋笑道:“你去试试啊,他要是不同意,那我们就去不成了。”
卫尽久睁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