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是个爱书之人,他肯定恨不得把儿子抓起来打一顿,可惜他不是,满屋子的书都是摆出来装门面的,几乎没有看过,儿子爱玩就玩好了,起码人家没有撕书,还是不错了。
那本《贞王札记》到底在哪里呢,他记得爹爹说过,里面记录了那副很难的对子。
当时铁勒的左贤王舒翰出了那个绝对,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对得上来,后来大姑父顾泰勉强对上了,可也只是对仗工整,意境上到底被铁勒人压了一头。
听爹爹说,那个对子特别长,还是一语双关,一时对不上来并不稀奇。好在后面的骑射比试,二伯赢了铁勒人的武士,大衍皇朝才没有把脸丢尽。
爹爹还说了,那个对子其实不是舒翰想出来的,而是前朝就有的,还有人早就对出下联了,对得非常工整,从字面到意境,彻底压过了上联,只是失散了找不到而已。
可就在铁勒使团走后不仅,他……就在长宁贞王的札记里找到了有关这件事的记载。
那个人气坏了,早点让他看到,他能表现地让皇帝更满意的。
他一定要找到那本书,反正二伯武功已经够好了,干脆让他出够风头算了。
“儿子,你到底在找什么?你又不认识字,翻来翻去好玩吗?我们去吃点心好不好?”
小皇孙辛苦了好半天,好容易从书架底下抽出《贞王札记》,还没来得及翻开就被卫盛猛地抗了起来。
“父王,不要……”然后只听刺啦一声,书不小心被扯成了两半。
见儿子急得都要哭了,卫盛忙道:“没事没事,父王不怪你,不哭不哭啊!”他说着拿起小皇孙手里只剩一半的书,无意识地扫了眼,就顺手放在桌上了。
过了两日,接待铁勒使团的接风宴上,卫盛一听舒翰的手下念出那个上联,整个人就惊呆了。
他那天看到的不正好就是下联吗?见其他人没有站出来的意思,卫盛慢慢腾腾起身了。
随后的比试就成了卫盛的个人表演,对联这个是他运气好,骑射就是真功夫了。
卫盛如此得意,最不开心的就是他的弟弟们了,尤其是卫盈。
君律虽然搞不清楚卫盛是哪里开了窍了,可只要能看到卫盈不开心,他还是蛮开心的。
第30章 僵持
接风宴之于铁勒使团来访只是个小小的开端, 重头戏还是之后关于边市的种种讨论。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和铁勒开战对大衍皇朝来说都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兴祖皇帝之前就不说了, 大衍长期处于劣势,最惨的时候还要下嫁公主陪送丰厚的嫁妆, 简直就是输钱又输人。
兴祖年间,靠着几代人积累起来的财富以及不世出的长宁武王和昭阳桓侯,大衍终于把铁勒人逐出了漠南, 逼得他们退避到了大漠以北,从此解决了北疆的安全隐患。
然而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仗的结果就是,大衍虽然胜了, 国库基本上也打空了。
也就是说,无论胜负,只要和铁勒人开战, 大衍皇朝就是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出去。
到了成祖年间, 由于铁勒俯首称臣, 经过一番友好交流和谐切磋,双方互开了边市, 大衍用丝绸茶叶药材和铁勒人交换马匹。
成祖皇帝此举的初衷并不在于赚钱, 他只是想尽可能地握住铁勒人的命脉。
毕竟对以牛羊rou为主食的铁勒人来说, 茶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已经打不过了, 不老老实实交换还能怎么着。
成祖皇帝本人战功卓绝,他在的时候万邦来朝四海归心,周边的藩属国一个比一个听话。
成祖皇帝之后, 睿宗皇帝也是镇得住的,但是到了先帝登基,大衍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明显开始减弱了。
这不是先帝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朝堂上下,尚武的风气变弱了,人们更乐于享受安稳宁静的生活了。
毕竟,成祖皇帝把能打的仗都打完了,他留给睿宗皇帝的是史上最强大同时也是领土最辽阔的帝国。
睿宗皇帝没有武功可以追求,自然要在文治上多下功夫,他在位时国库的银子都要装不下了。
成祖皇帝在位三十年,睿宗皇帝在位二十四年,这将近一个甲子的时间被人称为“成睿盛世”,这也是大衍皇朝立国以后最强盛最富庶的时期。
人在安逸窝里住久了容易生出惰性,国家也是这样,几十年的好日子过下来,身在局中的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自身的变化。
先帝在位期间,铁勒人开始不那么听话了,双方爆发了几次小规模的冲突,最终以大衍皇朝的妥协宣告结局。
先帝的想法不能说有错,他就是觉得开战不划算,输了赢了都是大笔的银子花出去,还不如在边市上做点让步,大家和平共处就算了,比起打仗要花的银子,那点小利益不算什么。
朝堂上大多数人也是这么想的,太平日子过得舒舒坦坦,谁愿意冒着危险上阵杀敌呢。
神佑皇帝的性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