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其实和上面的长度单位有很简单的数字比例。
算距离的时候,古人习惯以步来计。虽然标准的「步」之长度也是会随时代而变,不过幸好对上尺的时候就固定了。古人规定五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汉代曾制定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但之后又改回三百步,直到隋唐才再次取三百六十步为一里,沿用至今),三十里为一捨。所以步、里、捨的长度概念就全都出来了。
以本文为例,1尺=10寸=23.1公分。按上面来换,一步则为115.5公分,乘上三百倍后得一里为34650公分=346.5公尺,好记点算350公尺。最后一捨是350公尺的30倍,所以是10500公尺,大概是十公里半前后。又刚好一丈十尺,所以半丈刚好是一步,因此很多武侠都以丈代步来表示距离。
实例上,像本回中舜京与柳川城的距离,是从舜京东门口算起百里之内,也就是说两者差距不到35公里。其他如成语方圆百里,用本文单位算之,则是半径350公尺所画成的圆。退避三舍则大概是30公里左右。当然如果看的是三国或是封神、隋唐、大唐、射鵰、碧血剑等等,这换算距离又有不同。依旧可以按照先前列表换之。
其他再补充两个比较不热门,但也还不算太冷的长度单位叫作「引」和「仞」。分别为1引=10丈,1仞=8尺。所以「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中的「寸」和「仞」都是长度单位。这边就不再额外换算。
最后略提一下,如果有心写中国古代为背景的文友,切莫将「里」写成「哩」,「尺」写成「呎」,「寸」写成「吋」。虽说1呎=12吋,1吋=2.54公分,看起来差不会太多,可是多了「口」字边,代表是英制单位,西方国家使用。若用在现代文、奇幻异世或西方背景的虽无不妥,但用在中国古代,可就违背文化了。
首期专栏到此结束,我们有机会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