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事混过去了。
午膳过后歇中觉,歇在东配殿里,几名司寝宫女铺好床褥,细细熏过,一旁点着炭盆细铜丝做罩子罩着。丰兴吩咐一个宫女拿来一盏珍贵非常的玉脂灯台放在床头,之后放下解开玉帐钩,放下红纱帐,一行人悄无声息的退下去。
姜善与端献在外间下棋,用的是一副玉棋子,以白玉和墨玉分为黑白棋子。屋里暖和,姜善略下了两局便觉双眼微玚,反正已是败势,他索性撂开了手,棋子落得随随便便。
端献脱了外袍,玉带束腰,手中把玩着两枚小巧莹润的棋子,姿态闲适。他见姜善困得厉害,便也放下了棋子,道:“也罢,先歇着吧。”
姜善从条炕上走下来,往内室走去,端献跟着他。两人进了内室,丰兴便放下了软帘,悄悄退出去,殿内寂静起来。
殿外天色沉沉,仿佛回到了冬天。
姜善伺候着端献脱下衣裳,目光不住的落在床头那盏灯上,“做什么在帐子里点这么一盏灯,亮堂堂的哪里睡得着?”
端献微微勾起嘴角,道:“这是外头供上来的,添一次灯油可以亮上十天,而且不生烟气,风雨不侵······照在人身上,纤毫可见。”
说到最后一句,姜善已经被端献推到床上了。到这个时候,姜善哪里还能不明白这是做什么的,他恨恨的咬住端献的手指头,牙尖磨了磨,道:“晚上不够你闹的是不是。”
“我从前便跟你说过,晚上有晚上的好处,白天有白天的好处。”端献将手从姜善嘴里伸出来,从领口伸进去,抚摸他身上细腻的皮rou。
姜善被他摸得喘个不停,翻过身趴在枕上,咬住一小块锦衾。灯下,一具修长纤韧的身子都泛着粉。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殿内叫了热水,丰兴领着两个小太监走进去,低着头将东西放进内室。床帐依旧掩着,几个人都不敢抬头看。
放下东西,几人立即便出去。端献披了衣裳下床,倒了热茶给姜善润喉咙,又挽了布巾给他擦身。
趁着端献餍足的当儿,姜善跟他说午后要出宫。端献瞧着不太乐意,姜善就翻了个身,拿满是掐痕吻痕的背对着端献,端献挑了挑眉,只好凑上去哄道:“罢了罢了,你想如何就如何,我都依你。”
姜善哼了一声,抬头看向床头的灯,待要扔了它,又想起端献说的这灯诸多好处。这样一件东西,摆在书房桌案哪里不好,非做这样的事。
端献顺着姜善的目光看那盏灯,笑道:“你要还不舒坦,我就将这灯砸了,给你赔罪好不好?”
“你赔罪作何要砸了它?它有什么错,还不都是使的人搞鬼。”
端献瞧着姜善这幅不依不饶的样子,坐在床头笑起来,道:“以前在床上,你也就逼急了才叫两声,什么话都不说。这二年,口齿真是伶俐不少。”
姜善气的拿枕头扔他。
作者有话说:姜善:这能是个人?
第43章 拜谒
春雨薄如烟雾,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叶,被烟雨笼罩,娉娉袅袅。长街上热闹非凡,叫喊声络绎不绝。行人撑着油纸伞,走的不急不忙,仿若一幅画。
一架青幔油车行驶在长街上,描金嵌银的衬板,青销金罗的轿衣,轿中人必不是普通的官宦人家。
马车停在一座府前,府门口排着长长一支队伍,全都是身着儒衫头戴方巾的士子。见这么一架马车停下,不少人都看过来。
只见从马车里出来一位年轻公子,身着鸦青绸衣,头上一枝珍珠簪子挽了头发,腰上挂着一枚小巧的牙牌。他从马车上走下来,目光扫过诸多士子,气度雍容沉静。
姜善没穿曳撒,这些人也只以为他是哪位王公贵族。直到沈府的管家迎上来,口称厂公,这些士子才明白过来。
姜善被管家引着往府里走,问道:“这些士子围在门口做什么?”
管家回道:“这些生员都是拿着诗卷来拜谒先生的。”
姜善点点头,还没等他进门,门外忽然哗然起来,一位年轻士子面色涨红,指着姜善大声叱骂,“阉党乱政,荒yIn奢靡为天下之祸!沈难亲近阉竖,妄为士林之首!”
这一言说出口,四下里都安静下来。福康立即呵斥,“放肆!”
那个士子就直挺挺的站在那里,并不退缩。其余的士子们默不作声,大多数人都站在了那士子身侧,沉默之中摆明了态度。
自然也有谄媚的,上赶着来奉承姜善。
姜善袖着手,目光缓慢的扫过这些年轻的士子们,声音轻飘飘的,“福康,不得无礼。”
“是。”福康重新站回姜善身边。
姜善看向管家,管家会意,拱手给他引路。
姜善理都没理身后那一帮士子,跟着管家入了府。
等他走了,门外的士子们才缓过来,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有疑惑姜善态度的,有害怕姜善秋后算账的,各人各样,姿态不同。
方才骂姜善的那一个,扔了诗文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