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上飞下来的时刻,背负着所有冲下去,然后展开翅膀被风托起来。他知道自己很厉害,自己的未来也会很厉害。
莫康靠在床头,赞叹道:“这孩子,就好像你当年的时候。”
“他比我强。”叶从心说,“我也是常用小聪明的,可这个孩子真是厚积薄发。”
“培养他试试?”
叶从心苦笑,“聊过了,他不想走学术。”
莫康笑道:“现在懂得你莫姨的感受了吧?那么多年,你犹犹豫豫吊儿郎当,当初还跟我吵架要离开实验室。”
叶从心突然心酸,点点头。
养条狗十几年都要舍不得的,更别说人,更别说全身心奉献的事业。若说这么多年叶从心得到了什么,她感触最深的大概就是感情和责任。开心吗?是开心的。但是累赘吗?人一旦背上了这些,就不可逆了,再也卸不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个人志已经开始预售,时间是9月15日到10月30日,想买的抓紧啦~这里不方便放链接,可以在淘宝里直接搜“温水煮人渣”,或者我的置顶微博里也有链接,微博有转发抽奖哦大家可以去转一发~
这次个志是和盛郸的《纸面偶像》合作的(hin好看的文,去看看撒~),可以买一个人的也可以买我们的套装,套装会便宜一点嗯。
和莫康之间的事要有个接过了,也就是进入完结倒计时啦!
第128章 若连牢笼都是假
工作有惊无险地圆满结束, 一行四人并不急着回北京。叶从心给了两个学生两天的时间逛景点, 然后租了辆车,带着身体刚刚恢复的莫康寻去老教授的家。
教授姓张, 当年带莫康的时候正是叶从心这般年纪, 如今也快八十岁了, 住在藏大附近的教职工家属楼里。莫康和叶从心尽管身体状况都不怎么样,但自忖总不能让八十岁的老人辛苦迎接她们,于是看着地址七拐八绕地好歹找到了地方。
开门见故人,莫康一愣。张教授一头拉风的银发完全不显苍老, 腰板直、面色佳,声音颇有底气,看上去甚至不比莫康老上多少。相比之下, 门口的两个蜡黄着脸色的“年轻”人, 却一个比一个病弱。
“这是小叶吧?”张教授向望向叶从心的目光莫名地复杂, “和陈念真像啊。”
已经很多年没有人以长辈的姿态对她说过话,此时突然需要像个陪串门一般的小孩子一样, 乖乖地听着别人议论自己, 心里颇有些尴尬。
张教授又握着叶从心的手说:“你这孩子这些年过得苦,好在现在发展得得这么好。”
若不提陈念还好,既然提了,她就总是想起那个罪恶的paper。这位教授不会不知道莫康偷窃了陈念的成果, 可如今却仍和莫康如此亲近,且全然不避讳提到陈念。这样的事实,令叶从心的笑容维持得不太容易。
莫康和张教授叙旧时, 叶从心便想着这位教授的历史,想想竟也是个奇女子。
八十年代末,张教授处在学术生涯正当年的时候,却因为改革政策以及学术圈内斗失败,而不得不前往西藏“支持西部建设”。说好了支援一年就回来,但她出缺的这一年,她的实验室会不会提拔其他人来带?回来的时候还会不会有她的位置?学校里什么都可能发生,她能做的只有少想。
当年来西藏,她经商的丈夫仍留在北京,她一人带着唯一跟她过来的学生莫康,在这里“开荒”。按照莫康的描述,张教授毫不圆滑世故的性格,在这里得到了宽容的释放,她很适合这里。但对于学者来说,环境是否舒适,显然是次要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机会,那才是他们的生命。
一年之后,张教授回了北京,可是她的实验室里已经有了新的负责人。与此同时,她还发现她的丈夫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噩耗接踵而至,张教授没有忍气吞声。她不顾所有人的劝慰,坚决和丈夫离了婚,对系领导发话:帮忙调个职,这地方乌烟瘴气,我要回藏大。
当时她没有孩子,这是丈夫出轨的原因之一,却也帮她减轻了洒脱离开的包袱。从那以后,她便定居在西藏,后半生一直在藏大教书,与当地的一个带着孩子的单身男人相爱结婚,安宁生活。她确实没能在理论成就上有太多的建树,但是西部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项目的工程师名单中,总能见到她的名字。
叶从心虽敬佩,却不太能对这种宽阔的胸怀感同身受。她宁可留在清华做个政斗的失败者,也绝不会在贫穷落后的地方过半生。这样想来,葬身废墟的陈念倒是更像张教授的学生——叶从心好笑地想。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风格,这也许就像她的学生无法理解她为何执着痴迷于学术一样吧。
聊得差不多的时候,张教授说:“好了,我把盒子拿给你。”
莫康听了一愣,微微点头。那一刻,叶从心竟从她回避着的侧脸看到了一丝恐慌。
张教授从书房里拿来一个已经看不出颜色的铁盒,上面锈迹斑斑,从零星还挂着的少许上漆的图案看,它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