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皱眉挥笔:【……我舍不得。】
写下这些字时,她大概是脸红了。
她是真舍不得。
不光舍不得摆出来,她还专门腾出一个小盒子装这些东西。
“笔友”调侃:【下次礼物都买两份好了,一份摆出来,一份收着。】
青春期的男生女生,这样的话写多了,难免生出些额外的想象来。
方北夏拿到纸条晕晕乎乎傻乐,仿佛能想象出“笔友”讲这话的语气,像哄小孩,无奈又宠溺。
方北夏家境不算差,只是父亲远在德国,蒋女士工作特殊,用护照得打申请,除了小时候去过一次塞班岛,后来就没了出国玩的机会。
她给“笔友”送的,不是小零食,就是唱片,随手买得到的东西。
在国内玩,她也难得找到Jing致小巧的玩意。
她沮丧道:【你送了我那么多礼物,都有特别的含义,我送你的都很普通。】
“笔友”不同意:【谁说的?每一样我都喜欢。】
还画了个大大的笑脸。
寒假蒋女士挤了几天时间,带她去丽江。她对景点没什么兴趣,走街串巷为“笔友”选礼物。
她发现一家手工造纸的店,老板说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纸面糙糙的,边缘也不整齐,像是随手撕下来的。
她在店里Jing挑细选,买了两个本子。
本子不便宜,两个加起来将近四百块。她咬了咬牙,还是买了,还让老板在扉页用象形文字写了句话。
寒假漫长,开学第一天,她立刻塞给“笔友”一本。
她问:【喜欢吗?】
“笔友”说很喜欢,还问她本子扉页的文字是什么意思。
她一笔一划写了八个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笔友”哭笑不得:【……好吧。】
她提醒笔友,以后可以用这个本子传纸条。
隔天,“笔友”照旧传来草稿纸的边角料。
她问怎么不用她买的本子,“笔友”回复:【舍不得。】
脸又红了……
“笔友”寒假去了泰国,回来给方北夏塞了一沓明信片。
方北夏捧场:【喜欢,好看,等待讲解!】
“笔友”回复:【这次没找到特别合适的,就用我自己拍的照片印出来的。】
方北夏惊喜:【这是你拍的?也太厉害了。】
“笔友”谦虚:【卡片机瞎拍的,你喜欢就好。我还从泰国寄了一张给你,不知道能不能送到,过一两个月,你可以去收发室找找。】
方北夏问:【收件人写什么名字?】
“笔友”回复:【文科班班花。】
方北夏哈哈一笑:【谢谢抬爱!】
她回复:【我爸爸在德国工作哦,他说法兰克福有个地方星空很震撼,高考后要带我去看,到时候拍下好看的星空,我也要做成明信片送你。】
“笔友”答应:【一言为定。】
那时的她,还以为这个承诺一定会实现。
准高三的生活很苦,暑假在补课中度过一半时间。
好在多媒体教室的课程继续进行,方北夏还能跟“笔友”抱怨一下,释放压力,所以暑假也不算太难过。
方北夏十七岁生日那天,程七初买了个巴掌大的小蛋糕,两个人在Cao场角落庆祝了一番。
太阳落山之际,方北夏才慢慢晃回家。
等红灯过马路时,她漫无目的地四下扫视,忽然在不远处,看到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
方北夏有几年没见过方志国了,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小时候。她不知道爸爸现在是胖是瘦,只记得他的走路姿势。
方志国走路左右深浅不一,远看有点拐,总被蒋女士说他两条腿不一样长。
她看见的那个男人,跟方志国走路姿势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他抱了个三四岁样子的小男孩,身边还有个女人。
明显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样子。
太像了……
斑马线绿灯亮起,她被人群推着往前,再回头时,男人正好转了半张脸过来。
方北夏呼吸一滞。
回到家,蒋女士做了一桌子菜,为她庆祝十七岁生日。
蒋女士脸上满是笑意:“寿星生日——”
祝福还没说完,方北夏打断她:“我在街上看见我爸了。”
她本想跑回去抓住方志国,问问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可她当时像被人扯住了神经,反应变慢。过了马路,人行道又变红灯,几十秒过后,她再返回,方志国的身影已经消失。
蒋女士愣了一下,轻松道:“你看错了吧。”
方北夏肯定道:“我看到他的脸了,还有他的走路姿势。”
跟记忆中有变化,但□□和基因记忆不会出错。
她不会认不出自己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