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那边我也辞职不干了,以后谁爱跟他好都随他去吧。”
“那你现在怎么办?”郭爱华问邹春娟:“你和曹洪亮离了婚,又在厂里辞了职,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我带着孩子先在公公婆婆那里凑合着住,反正我马上就要走了,也就不麻烦着找房子了。”邹春娟道。
郭爱华惊讶:“走?你要去哪里?回天河市?”
“不回去。”邹春娟早就做好了打算:“我看报纸上说南方弄了个什么经济特区,打算去看看。爱华,我听说你被我连累,工作也没了。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那边?我听说那边只要肯吃苦,钱特别好赚。”
郭爱华看了下正在床上酣睡的大宝:“我就不去了。春娟,你要是跑去南方,早早怎么办?”
“离婚的时候都谈好了,早早给他们家,我自己去南方。”邹春娟也看向床上的大宝,眼中带上了温柔的神色:“曹洪亮不管家里的事情,早早nainai对早早挺好的,孩子给她带我也放心。”
郭爱华担忧地看着邹春娟:“春娟,我两一起从天河市来了春城,可是南方我不能陪你去了,你自己一个人,要注意安全,好好照顾自己。”
邹春娟也扶住郭爱华的肩膀:“爱华,都是我连累你没了工作。不过你不用担心,也就是这一阵的事情,过些日子就好了。你耐心等一等,等丽丽她爸回来你就走丽丽的门路回去上班。”
“春娟,到底怎么了?”郭爱华疑惑地看邹春娟:“你到底瞒着我什么事?”
“现在还不能跟你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邹春娟站起身:“我明天就走了,爱华你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千万多留点心眼。”
郭爱华拉住邹春娟:“春娟你明天啥时候火车?我去送送你。”
“不用了,我自己走就行了。”邹春娟拒绝了郭爱华。
郭爱华不干:“那哪行?咱们一起来了春城,现在你要走了,我不能陪你走,就让我送你一回吧。”
邹春娟终于点了头:“明天早上九点。”
送走邹春娟,郭爱华就去厨房发面,想明天早起烙点饼子给邹春娟路上吃,王桂香见了,就问郭爱华:“爱华,大晚上的你发面干啥?”
郭爱华如实回答了,王桂香想了下回屋里用手绢包了两百块钱拿出来:“爱华,明天你去送小邹,把这钱给她。一个女孩子孤身在外,身上不多带点钱可不行。”
郭爱华想到邹春娟要一个人跑那么远,就答应了:“妈,我替春娟谢谢你。”
“有啥可谢的。不管外头的人咋看小邹,小邹对你确实不错,咱们都看在眼里。如今她自己一个人跑那么远,咱们能帮多少就帮多少。”王桂香把钱塞在郭爱华手里。
第二天,郭爱华去火车站送邹春娟,把烙好的饼和王桂香那两百块钱给了邹春娟,两人在站台挥手作别。
两个一起来春城的女孩子,就此分道扬镳,人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也不要嫌弃两百块钱少,毕竟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十块钱,像郭爱华这种临时工,还不到三十块。
“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就像歌里唱的,邹春娟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去了。
1979年7月,□□中央和□□决定对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5月,又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各划出一块区域,试办经济特区(开始叫出口特区)。
第70章 第 70 章
郭爱华每天老老实实去技术学校上课,落下的功课不懂的下课就追着老师问。
同桌温淑萍知道了郭爱华现在没有工作,就跟郭爱华说:“爱华,我记得有阵子你说你在学织围巾,学得咋样了?毛衣能不能织?我个有个活,给人织毛衣,人家按件给钱。”她在纸上写了个数字给郭爱华看:“一件能给这个数。”
郭爱华挺心动:“这不错。可惜我就会织围巾,没学过怎么织毛衣的。”
温淑萍给郭爱华出主意:“你冬天戴的那个围巾可真漂亮,你说是你婆婆给织的?那回家跟你婆婆学一学不就会了?你以前不是毛纺厂的吗?去买点便宜毛线学一学,练一练。”
郭爱华回家跟王桂香说了这事,王桂香也乐于看到郭爱华不再发愁没工作,有了新的奔头,就答应了教郭爱华打毛衣,还叮嘱她:“爱华,你乐意学妈就教你。不过你可悠着点,别把自己累着了。”
郭爱华有前面织围巾的基础,自己学的又认真,学着织了两件就出师了。郭爱华把自己织的毛衣带给温淑萍看,温淑萍就趁上课的时候把要织的毛线和写着款式的纸条给了郭爱华,说好了织完了就给钱。
从此郭爱华每天白天在家织毛衣看孩子,晚上就去夜校上课认真学习,回来还得复习做功课。这样有了事情做,郭爱华每天忙忙碌碌,心里却不再那么焦急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