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开始,康熙主要在忙两件大事。一是康熙终于忍受够了,他要夺回雅克萨,再也不想陪那群老毛子叽叽歪歪了;第二件事,就是正式举办皇太子胤礽的出阁典礼。
皇太子胤礽是大清开国已来的第一个太子,他身上所代表的政治意义绝对大于他这个人本身,所以他的出阁典礼也就异常隆重而复杂。
太子出阁之礼始于明代。皇太子在接受了启蒙教育之后,要接受更重要的为君之道的教育,也是正式成为被皇帝真正认可的储君的第一步,称之为出阁。为了显示大清的正统地位,康熙下令典礼规模一定要赶超前朝。
首先,教授太子的师傅们要上奏康熙帝,太子的《四书》、《书经》已经全部读完,并且深通义旨,太子可以出阁读书了。
接着康熙帝下令礼部、詹事府详细查阅历代典籍,选择一个吉日举行皇太子的出阁典礼。
然后,吉日商议完成,举行皇太子的出阁讲书典礼,诸王大臣要在皇太子前行两跪六叩的大礼。
皇太子胤礽要率领满汉大学士、九卿、翰林院、詹事府的官员在保和殿前向康熙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大臣在太子面前行的大礼要比皇上低一级,象征着皇帝独一无二的地位,也象征着太子与其他阿哥的与众不同。
当五阿哥第一次真正跪在这两位他一直视为父亲和兄长的统治者面前的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他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面对皇权,他需要小心再谨慎。
四月,朝廷在广州创立洋货物,又名十三行。世界贸易在大清人中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等待时机,生根发芽。
同样是四月,也是举行皇太子出阁典礼的同一天,永和宫里,德妃娘娘生下了十二格格。
“娘娘,今天日子凑得不巧,万岁脱不开身,恐怕不会过来。”一边的嬷嬷连忙解释,生怕德妃有什么不舒心的地方。
“嬷嬷,我知道的。今天是大日子,皇上不会过来的。我有些饿了,嬷嬷给我端碗汤过来吧。”德妃笑道,“能在这么一个吉日出生,也是小格格的福气。”
“娘娘说的是。”嬷嬷见德妃放宽了心,连忙端来鸡汤。
“等典礼结束,你去阿哥所告诉六阿哥一声,就说额娘又给他生了个小妹妹。若是他不忙,就回来看看。”德妃一边喝着鸡汤一边缓缓说道。
“是,娘娘,奴才记住了。那四阿哥那边?奴才要去吗?”嬷嬷有些迟疑。
“四阿哥啊,四阿哥他……四阿哥——”德妃摇摇头,“不必特意去说了,就这样吧。”
“娘娘,奴才斗胆托一句大,”嬷嬷看了德妃一眼,见她没有反对的意思才继续说道,“您和四阿哥是亲母子,母子之间没有隔夜仇。当年四阿哥被抱给皇贵妃娘娘抚养,您也是万般不舍。如今四阿哥也大了,也知晓了是非对错。您和四阿哥可不要再僵持下去了,这总有一方要低头,娘娘作为额娘,向四阿哥服个软,不丢人。哪个孩子会不想自己的亲额娘呢?您说是不是?”
“嬷嬷,你不懂。好了,嬷嬷您先下去照顾小格格吧。”德妃摆了摆手。
“那奴才告退。”那嬷嬷叹了口气,出去了。
德妃躺着想事,她也想念她的四阿哥啊。可是这些年的隔阂岂是几句话就能消除的?更何况,万岁恐怕不乐意见到她把四阿哥笼络过来吧。
她如今已经有了六阿哥,有了养在太后娘娘那里的九格格,有了刚出生的十二格格。还有,还有她的四阿哥。这是一股多么庞大的势力,她比后宫中的很多人孩子都要多,就连一直和她较劲的宜妃也比不过她。
皇上乐意看到兄弟们一家亲,但绝对不会乐意看到永和宫一家独大。四阿哥,额娘对不起你,抱歉。
作者有话要说:
康熙二十四年九月,温僖贵妃生皇十一女,早殇,未满一岁。
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胤裪,生母定嫔万琉哈氏。
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皇太子出阁读书典礼。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闰四月二十四日,德妃生皇十二女(七公主)。
第25章 砝码
在盛夏来临之前,汗阿玛再次开始了写作巡幸塞外读作避暑游玩的旅行,这一次,除了一直以来作为伴驾常客的太子和大阿哥,汗阿玛还捎带上了十岁的三阿哥和九岁的四阿哥,而五阿哥已经累趴在了尚书房。
五阿哥想不明白,明明尚书房只是多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八阿哥,他就会这么累。历史上,和硕廉亲王胤祀是雍正的政敌,在太子胤礽的二立二废事件上也少不了八阿哥的推动。五阿哥感觉到了矛盾,他生活在这个时代,固然会借鉴一些在现代时了解的历史知识,但他不想凭借这些写在书上的历史来判定每一个人。尤其历史上那个有名的八贤王如今还是会用眨巴眨巴的大眼睛向他卖萌的孩子。
“五哥,这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怎么理解啊?”八阿哥小心翼翼地靠近五阿哥,睁着他的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