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魔怔了的人。
市面上关于顾辞久的传闻原本就不少,这下子更是把他妖魔化了,简直就是个男狐狸Jing!
段少泊【_(:з∠)_大师兄,这是我的锅……我不过是想了一下,大师兄你这辈子长成这样,不知道得有多少人看了你一眼就陷进去而已。】
顾辞久【_(:з∠)_没事,我以后不出门就好了。】
系统【_(:з∠)_我是来保持队型的。】
顾辞久就这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反正蒹葭宫的人才已经一步步锻炼出来了,这些年下来,预备人手也顶替上去了,且这预备的人手,不只是武馆里练出来的——蒹葭宫里影殿和潜宫的人都被外派了,总坛没地方放孤儿了,但在顾辞久继任教主的第三个年头,他就已经把身边的影卫派出去,建立了抚幼院。
这抚幼院不是把孩子接近来给两口吃的就不闻不问了,也不是如影殿那样朝死里练,而是采取集中管理。六岁开始教他们习文练武,还有各种手艺。十岁开始分班,各个班级采取末位淘汰制。jian懒馋滑的只能勉强不饿死,到了十五岁就会直接被赶出去。其余孩子根据情况,进行分配。
其中一些最出色者,会特别选□□,成为影卫,跟在顾辞久身边。只不过,这些影卫,可就不像是过去的影卫那样,要受那么多罪了。他们更像是朝廷里的天子近臣,年轻官员预备役。
整个流程,顾辞久和段少泊根据影殿和潜宫的教育情况,结合他们所了解的教育方式,改进出来的。
为了节省资源他们只集中开了几个大的抚幼院,每一个里面都有至少三百人。因为抚幼院如何对待孩子的事情也没藏着掖着。以至于后来有一些贫困人家,甚至中产之家,都会把孩子扔到牌匾上有一束芦苇的蒹葭宫抚幼院门口(多是女儿)。
这些孩子,蒹葭宫虽都会收下,却会将他们送到其他地方的蒹葭宫抚幼院,否则孩子养大了,一句血rou至亲就要把人要走?蒹葭宫可不是做慈善的。
还有些专门做拐子生意的江湖人,要买人不成,意图明抢,不过最后自然是在蒹葭宫这块大铁板前,撞了个头破血流!
这些抚幼院,就是为了满足原来那个甲七最大的心愿。
他是无家可归的孤儿,影卫固然是在苦水里泡着,可不做影卫他最好的下场也只是成为一个地痞无赖,港口码头上卖苦力的,或三流门派的外围打手。在这样的世道里,那样的身份即便活到七老八十了,又真的比影卫好吗?
他没有的第二条路,未来的孩子们有了。
不过,现在这条路还很脆弱,因为很可能会是一个人亡政息的下场,不想那样,那么蒹葭宫各方面都相关制度还要改!
一晃眼,就又是十年过去了,蒹葭宫已然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民间有民谣“蒹葭苍苍,白帝北皇。二日同辉,天下二分。”
其实不只二分,正儿八经的朝廷,正在一天天的被蒹葭宫压得喘不过气来。
蒹葭宫明明是个江湖组织,却有严苛的律令,可算是以法治宫了。宫规之中,从倒土的时候倒在什么地方,到与什么样的自家治下的老百姓要收多少粮税,都写得明明白边。至于怎么样得到功勋,如何升职,升职了有什么好处,那在宫规上写的更可以算是“斤斤计较”了。
而且蒹葭宫不把自己的宫规藏着掖着,早些年就让他们武馆或抚幼院的孩子,在有空闲的时候,举着牌子到四里八乡去吆喝,跟老百姓讲明白了,什么事能去找蒹葭宫给他们撑腰。
许多自耕农甚至中小地主,都自愿把农田卖给蒹葭宫的分堂,做起了雇农,或开商铺做买卖。
其实朝廷的赋税一直都不是太高,可各地官员私自收取的税太高了,还有踢斛淋尖,私加火耗。收税的小吏还得连吃带拿。老百姓的生活基本上就是丰年如灾年,灾年无活路的状态。
蒹葭宫不能给他们避税,他们还得交一部分蒹葭宫的税,可是蒹葭宫那税是说得明明白白的,他们知道自己的粮食不是让人贪了!轮上徭役了,也会有蒹葭宫的人手自愿跟着一起服徭役,带着他们,保护他们,差役不会欺压无度,徭役累是累,可不至于没活路!
做买卖的也多愿意给蒹葭宫一部分干股,那样不但当地的地痞无赖、小吏差役不敢上门打秋风,还能在蒹葭宫的快递那打折,他们的货物就更便宜了。
都说江湖人喜欢自由,蒹葭宫的条条框框,确实让一些耐不住的人离开了,可留下和加入的人反而更多,因为蒹葭宫虽然给了人们更多的限制,但也给出了更稳定的上升路线。
一个江湖人,想要的是什么?武功?财富?名声?其实和普通人想要的那些也没太大的不同,但武功是他们最想要的,也是得到其他一切的前提。就如想当官除非有个好爹,否则就要先考上进士一般。但考进士最基本的四书五经很容易得到,江湖人的武功秘笈却不是那么好得的。
作者有话要说: _(:з∠)_姨妈来了,头疼
.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