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份奏折上了乾元帝案头,顾首辅就有救驾之功。
人家救了你亲爹,你却把人杀了,就是恩将仇报。
顾家的族长也带着一百多名书生进京,来替顾首辅打点。
顾首辅虽然风流好色,私德不修,对家族故乡十分眷顾,在老家泸州贤名远播。
他做官后出资在大蜀山买地百亩,修建义学,惠及周边贫寒学子。
这一次跟着顾家族长进京援救团队的学子,就是出自蜀山书院的学子。
顾家的族长答应,愿意退还顾首辅替族里添置的两千亩良田,再有愿意把顾家祖上一百本前朝孤本,捐赠给朝廷。
乾元帝综合所有,决定饶了顾首辅一命。
却改变了原本让顾家返乡恩养的主意:这个人回去乡里,只怕还要继续Cao控学子,跟他絮叨。
乾元帝大笔一挥,顾首辅不是反对边疆寡妇改嫁嘛,那好,把你全家发配去填山西,接受贾代善的管辖。
有本事,去跟贾代善当面打擂台,比比看谁掐得过谁吧。
喧嚣一时顾首辅贪墨案件终于落下帷幕。
算起来,倒霉的只有顾首辅。陛下、山西百姓、与天下女子都得到好处。
顾首辅出京,据说陆丽娘前去俯就,想要跟去山西。
这一回顾夫人不再阻拦,但是,顾首辅不屑于顾。
此去山西,顾家的东西都没了,财产的只有顾夫人的嫁妆。
顾首辅儿媳孙媳都回娘家,同时带走的还有孩子与嫁妆。
顾首辅不愿意山西寡妇改嫁,却认同媳妇改嫁,孙子重孙子改姓。
当然,能够带着改嫁的只有未成年的小孙子。
成年的孙子原本就在发配名单上,即便母亲和离,也不能跟随母亲改嫁。
小花Jing听说这一幕,心知顾首辅不甘败落,还想东山再起吧。
放媳妇孙媳妇,是给顾家留后路。
顾首辅起复,姓氏不是问题。
此去山西死绝了,改了姓的孙子也是血脉。
只是他忘记了,去了山西,没老婆要入赘填寡妇。
再,这种文人家族,想在山西生存下去,十分艰难。
不说瓦刺惊扰,要进山躲避,你跟人不熟,又无亲戚关系,谁愿意多护一个累赘?
只说平日里四季耕种,不是一个四体不勤的文人能够担负。
顾夫人是早年顾大人迎娶的原配,耕读人家的姑娘,一千两银子的嫁妆被官府返还了。
顾大人启程有人送程仪,合起来也不过一千银子。
一路到山西安家,差不多消耗一半,剩下不足一千银子。
吃喝拉撒赋税徭役,真是过不得几日好日子。
尤其是顾家父子都是锦衣玉食一辈子的人。
阖家发配不可能带仆役,
顾家一家十口人,三个儿子,五个成年的孙子,五个适龄的孙女儿,哪一个也不是能够Cao持农田的料子。
顾首辅落马,朝堂上主要是文官体系重新洗牌。
顾党一系多少受到排挤,侍郎跟侍郎不一样,有受重用的侍郎可以替代尚书。
闲置的侍郎连郎中也不如。
乾元帝再次在六部安插那些忠心有能力的宠臣。
但是,内阁却不能随心所欲。这关系到一个资历的问题,胡乱安排人选,百官不服。
乾元帝只希望经过顾首辅的落马,新任内阁能够顺手一些。
能够入阁的臣子,运转六部的能力不用担心。
转眼到了腊月,皇宫三位上殿忙得不亦可乎。
太后娘娘为了周安的前程,走路都带着风,风雨无阻去南苑主持惠民署义学,安抚难民,替小花Jing与陛下分忧。
乾元帝忙着接见封疆大吏。
小花Jing今年除了安排年节事宜,也要接见各地惠民署进京的女官。
而今惠民署兴办女学育婴院,还没能力全面展开。
只是先在云南与辽东试点。
云南有水清黛玉。
辽东却是大周氏给她父亲写了信件,由他父亲从旁照应。
小花Jing拟定,接下来在湖广推行女子义学,因为贾琮在武昌做知府。
小花Jing这般忙忙碌碌,落在荣亲王妃与小周氏眼里,就是皇后娘娘喜欢穷忙活:大冬日,靠着熏笼吃酒白话不美哉?
天天替那些粗鄙的村妇村女谋福利。
这话其实很对。
官宦人家的女子都不会上义学。
皇后的一番筹谋可不就是替泥腿子村妇谋福祉。
大周氏学着小周氏的对她的鄙视之言,也顺嘴恭维小花Jing:“她们哪里知道皇后娘娘菩萨心肠,一条寡妇改嫁的律令,不知道挽救多少人的性命。
再有支持女子立户又挽救了多少妇孺的性命?
这个世上多少人被吃绝户,骨头渣子都不剩下。”